主要靠家庭英语启蒙,半年时间,刷了500+本分级,
现在,只需要在任何一个搜索引擎、育儿平台输入“英语启蒙路线”,就会看到各式各样的牛娃路线,而且英语鸡血程度逐年上升,牛娃年龄更有越来越小趋势。满天飞的繁杂信息,让很多爸爸妈妈都感到焦虑,尤其是我们这一届哑巴英语的父母,别说亲子口语了,原版绘本阅读起来都磕磕巴巴,于是每天都处于“我可能是耽误孩子进步的绊脚石”的自我怀疑中。
汤圆20个月左右,我第一次接触英语启蒙这个观念。于是我一头雾水开始疯狂买书和下载资源。大家都说海尼曼好,我连海尼曼是海曼尼还是尼海曼都没概念,就赶紧买买买,颇有一种“买了拥有了=孩子读了懂了”的感觉,坦白说,当初我在买买买方面非常鸡血,执行起来却是超级佛系。
望着家里一堆书和网盘躺着的海量资源,我懵了。果然女人一盲目,就会买买买。然后转念一想,如果不买,我怎么知道这书适不适合(重新自我肯定起来)。
于是,我开始放慢脚步,磨刀不误砍柴工,先把汤圆启蒙路线确定才是当前首要做的。我找出市面上的英语启蒙读物,研究盖兆泉、汪培挺、廖彩杏理念,每天坚持阅读自鸡,做批注划重点,再潜入各个育儿论坛平台,搜罗各个公众号,研究比较每个牛娃牛妈牛爸关于英语启蒙的路线,再结合实际,从中提取适合汤圆的方法,那就是“ 目标+方法+大量+坚持”。我当初要有这劲头估计上清北,所以说,不要小看每一个鸡娃的父母!看完盖兆泉老师在《规划师》这本书后,我开始思考“汤圆为什么要学英语,目标是什么”这个问题。我觉得只有想好这一点,才能确认接下来英语学前启蒙的路线中鸡血的程度。
汤圆呢,智商上属于放人堆里就看不见的那种普娃,胜在还算乖巧,生活习惯养成得比较好。
我和汤圆爸呢,都是普通大学本科,虽过了英语六级但实则低分飘过(特别是我),所处的城市更是十八线,优秀教育资源极度匮乏。
我们的家庭条件呢,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。一方面没有太多时间能陪伴孩子。白天我和汤圆爸都要上班,晚上六点才回到家,所以汤圆妹在家和爷爷奶奶玩,后来白天上幼儿园,我们陪伴的时间满打满算也就每天晚上两个小时左右;另一方面是没有那么多钱报英语培训班。别说密集报班,就算一周一节课,一年下来也要几千上万,而且小城市本身英语培训班相关资源就极少。想清楚上面几个,我和汤圆爸商量后,初步确定汤圆的英语学习目标,是走体制内的路线,在课内保持英语特长优势,为其他学科赢得时间学习,并能够通过英语这个语言工具,去探索更广更深的知识层面。
英语作为一门语言,完全可以按照母语学习法来启蒙,即按照“听说读写”的顺序来进行,想想孩子怎么启蒙母语,我们就怎么启蒙英语。听是第一位的。听多了自然会说,读多了自然会写,而且方法越丰富,资源越立体,孩子的习得吸收率越高,启蒙效果越好。
那么从0基础到自主阅读,我给汤圆(2岁开始)设计的路线主要是三阶段:用时:半年 - 一年
方法:简单生活亲子口语+儿歌动画+简单绘本分级阅读
汤圆2岁半前,我处于佛系推进英语启蒙阶段,每天给汤圆听1-2首 SSS (Super Simple Songs 的简称)儿歌,读1-2本廖彩杏书单的英文绘本(如《Brown Bear》、《The Hungry Caterpillar》)。现在想想,这个阶段虽然佛系,但起码汤圆还是接受英语这门语言的,她把英语当做像我们本地方言一样,并不会排斥。后来在机缘巧合下,我给汤圆看了《清华幼儿语感启蒙》,她居然因为这部画质模糊的教学片而喜欢并爱上了英语,学着唱了好多首。于是我趁势追击,赶紧把《牛津小土豆》和《海尼曼》引入阅读,每天还在生活中运用其中的词汇短语句子。
比如:刷牙时跟她说 Brush your teeth,洗脸说 Wash your face,看到花朵就问 What is it 或 Can you see flowers 等等,总之就类似母语学习时,指着物品不停的说“你看,这是XXX”等一样,这些都取自《牛津小土豆》和《海尼曼》中,运用起来都很简单,效果也是非常好的。这个阶段大概能积累日常生活中的200-300词汇量。用时:2-3年
方法:绘本分级海量阅读+儿歌动画+坚持音频输入+口语互动交流
2岁9个月的汤圆喜欢上英语后,我加大了亲子阅读分级的量,每天不再是一两本,而是坚持至少10本分级,多的时候达到20-30本。与此同时,继续陪伴汤圆看《清华幼儿语感启蒙》、《Bat and Friends》等动画片。
在确保汤圆对这些材料已经是可理解的基础上,我开始把读过看过的书和动画片音频播放给汤圆听。充分利用清晨起床、吃早餐、晚上睡前这三个零碎时间段,每天算下来也听了至少一小时的量。比如汤圆听了一个月动画片音频后,自己就能直接把台词背诵出来了,而且每一集开头一听,就能巴拉巴拉讲出该集的故事梗概。
我和汤圆爸也认真地开始自鸡,认真地学习了《美国万用亲子英语》,模仿并组织语言与汤圆进行日常交流。半年时间过去了,也就是现在,3岁2个月的汤圆开始完整地输出句子,比如早餐吃完面包,她就跟我说 I want to drink some milk;故意藏起某个物品,然后问我 Can you see my XXX……这个阶段的学习目前还在持续,我们离目标3000词,还有一定的距离。接下来我们仍然会坚持上面的方法,让启蒙的方法和资源更加立体起来,确保吸收率。这个阶段完成的时候,对应的就是能够听懂《小猪佩奇》英文版。前面两个阶段都侧重于听音,启蒙重点在于帮助汤圆将语音和语义相连结,那么第三阶段,是侧重于识字,因为通常孩子在4、5岁开始对字形比较敏感,我想利用这一个契机,在前期掌握了3000个听力词汇基础上,帮助孩子把字形、语音和语义一一连结起来,这样逐步进入自主阅读。
比如现在汤圆3岁多,因为每天都保持了较大的英文阅读量,所以已经开始表现出对26个字母的线条形状,以及个别简单词汇感兴趣,这是一个即将进入识字期的迹象。
我预计在汤圆4、5岁左右达到3000个听力词汇量,也通过阅读熟识了大部分的高频词后,就开始用几个月时间系统学习自然拼读。目前市面上自然拼读教材很多,经典的比如《Oxford Phonics World》、《蒲公英自然拼读》等,我觉得选择其中一套作为教材,集中时间攻克下来,为进入下一阶段打好基础。
其实前期我们在分级阅读中,采用的基本是泛读形式为主。那么在这个阶段,可以选择一套分级进行精读,再辅助外教课程等,把分级读厚读深。那么如何精读呢?我看了手头《牛津树》、《大猫》等材料,发现这两套都是精读的神器,不仅有课前预习、词汇认知等,课后还提供了思维导图、开放性问题等,拯救了不懂得备课的渣爸渣妈!
《牛津树》每本书后都配有简单好操作的“阅读指导”,重点清晰步骤明确。比如阅读前,如何开始和孩子讨论;阅读中,应该如何引导孩子理解;阅读后,如何针对书中的内容思考。
语言的学习终究要落实到表达上,这既是终极目标,也是一种有效手段。前面提到,汤圆已经能够对熟悉的简单动画片进行跟读了,所以我打算好好利用动画片,在保持音频输入的前提下,鼓励她能在这一阶段尝试配音或者用自己语言复述。这里推荐大家可以关注 Little Fox 出品的动画片,已经贴心地为大家分级了,我们可以根据孩子能力选择适当的级别,多听多看,保持良好的英语环境,并开始借助配音 APP 进行角色演绎,鼓励她们开口,还可以上传到朋友圈等社交平台,并给孩子看看大家的肯定和点赞,从而获得动力去继续更好地运用语言。
这个阶段是我的一个设想,之后会根据实践更新一些心得体会。下面,说说我们启蒙这一路走来,总结的一些方法与心得...
唯有大量,才能让我们更擅长某类事物,而孩子对自己擅长的东西,也才会越来越有兴趣,成就感会推动他进步。
语言的学习过程,就是大量的输入过程,只有大量的输入(听和读)才能有好的输出(说和写)。那么大量购书之后,我们如何海量阅读起来?我是这样执行的:
列清单有个好处,避免重复盲目屯书。整理方法看个人习惯,我一般把书分为下面6类。分类后用表格列清楚,例如下图是去年10月份做的计划表,就根据当时汤圆所处的阶段整理了手头的书单,清单一拉出来其实就把计划表也做好了,比如我这里就是把书目安排到每个星期进行阅读学习:第一轮泛读:新书就一般采用这种方式,完全按照书中的文字读一遍,遇到有难度/汤圆不理解的词汇句子,那么我就按照盖兆泉老师的“名词指着说,动作做出来”这个方法,其他的能英文翻译就翻译,实在不行上中文。我觉得不用纠结翻译问题,因为我的目标就是让汤圆能听懂我在给她读的是什么,也就是可理解性阅读。注意的是,第一轮并不是只读一遍,我一般简单粗暴采用新5本旧5本的方式,交替着读下去,也有妈妈采用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读分级,但对我来说太麻烦了。一套分级或一个级别读完,换难度相当的其他分级平行横向阅读,这样可以避免孩子厌烦某一套分级。比如我们读完《牛津小土豆》,就接着《海尼曼》GK,再接着我们读了与《海尼曼》难度相当的《学乐小读者》,读完之后,我们进行《海尼曼》第二轮。
第二轮精读细节+互动:这一阶段是建立在孩子已经能理解并懂得书内容的基础上,仔细阅读书中的细节,再加上适当的互动,能帮助孩子把书读厚读深。这时候我们可以参考精讲《海尼曼》GK的艾伦老师,学习他如何与孩子互动读分级的方式,比如看到页面就提问 How many flowers can you see,引导孩子数数并说出答案。
第三轮孩子跟读或复述:这一阶段可以好好运用点读笔和倾听者等播放器,让孩子多听多模仿语音语调,并鼓励孩子跟读,甚至复述。比如我发现汤圆开始有表达的欲望,所以我就故意跟她说妈妈读得好累,换成你来读给我听听好不好,尝试让她跟读和复述,并录下视频发到朋友圈之类,让她看到别人给她点赞,满足她的虚荣心。不得不说,在点读笔和倾听者的助力下,她因为听得多,音色音准都模仿了原版音频,所以还比我的要准(老母亲欣慰脸.jpg)。
至此,我们就可以把第三轮之后的书归入“已读多次不用再读的”这一类,留着以后识字读,最后就可以送人或者出二手了。很多妈妈包括我在内,一开始都会纠结:这个我要不要翻译,会不会导致中文思维,到底读几遍分级就可以算过,要不要复习,单词读完又忘记是不是代表孩子根本没读进去,她不愿意跟读怎么办……这些问题,我看各大英语学习群、微博上讨论的人都是非常多,每一个新手妈妈都是前仆后继地问,然后纠结并不知所措。当我带着汤圆坚持学习英语半年之后,我发现当初的纠结都是无用功。
既然是建立在可理解情况下,那适当翻译更能推动孩子继续阅读和理解,何乐不为?而且随着孩子阅读的加深,初级阶段的英翻中将会慢慢过渡为英翻英,即用英文翻译英文,难道初级阶段的简单翻译就会影响终身?还能导致中文思维?
既然咱们带孩子是走亲子阅读营造英语学习环境的家庭启蒙路线,不是学校启蒙,所以分级书读几遍的问题就应该是学校教育方面,而不是英语家庭启蒙应该去思考的,只要孩子在第二轮的时候,互动时她能跟上,就代表懂了,根本不需要去刻板要求读几遍。
既然我们身份不是老师,我们只是家长,我们的任务就应该是陪伴孩子开启英语阅读和引领孩子爱上英语,而不是纠结分级要不要复习、单词记不住等,更何况分级体系设计非常合理,单词句型的复现率很高,就算今天单词记不住,明天这个单词又可以在另外新读的分级中再次出现,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不同教材、不同场景,不断地更新推动孩子记忆提升。
学英语最需要花的是时间,孩子学英语最需要靠的是毅力,尤其是学前阶段的孩子,靠的主要是爸爸妈妈的毅力。这就是所谓:不怕慢,只怕站,要坚持一口气把水烧开。
在具体执行上,有时候即使我们戏精本精上身去给孩子讲分级绘本,小主根本不领情;有时候孩子读了几天就厌烦了,一翻开书就抛开……这些场景十分常见,都可能成为坚持路上的绊脚石。
我在坚持阅读上,看到了汤圆的胜负心,小朋友应该都有。这一点利用起来也是利器。所以我在操作方法上,给设置了一个通关打卡,每次奖励一个小贴纸,集齐多少个就可以兑换一个小礼物,这个方法屡试不爽,很受用。
Reading log 打卡:每阅读一本书就贴一个小贴纸,全部完成则奖励一个小礼物
以上就是我们英语启蒙来的一些经验和感悟,目前我们也还在启蒙路上探索前进,后续还会根据实践更新一些心得体会。欢迎大家来小花生社区与我一起交流鸡娃经验~小编:近期我们专门开设了小花生英语教育交流群,欢迎花友们扫描下方二维码,添加【管理员】微信,进群讨论哦~